资源简介
《DB33T2187.1-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电力设施配置》是浙江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规范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设施配置,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该标准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适用于各类大型活动场所,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剧院、机场、火车站等,对电力设施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的制定背景源于近年来各类大型活动频繁举办,电力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电力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些场所中,一旦发生电力故障,不仅会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力设施配置与运行管理规范,以保障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
该标准的第一部分主要聚焦于电力设施的配置,包括供电系统设计、配电设备选型、电缆敷设、接地保护、防雷措施等方面。在供电系统设计方面,要求根据场所的用电负荷和使用特点,合理划分供电区域,设置备用电源,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维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配电设备选型上,标准强调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设备,并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同时,对配电箱、开关柜等设备的安装位置、防护等级、通风散热等提出具体要求,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电缆敷设是电力设施配置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了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固定方法以及防火阻燃措施,确保电缆在长期运行中不会因老化、过热或外力损坏而引发事故。此外,还对电缆的标识、走向、分层布置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
接地保护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标准要求所有电力设施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接地处理,防止因漏电或雷击导致人员触电或设备损坏。同时,对接地电阻值、接地材料的选择以及定期检测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防雷措施也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重要活动场所可能面临的雷击风险,标准要求设置完善的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避雷带、浪涌保护器等设备,并对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和测试周期进行了规定,以最大限度降低雷击带来的危害。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电力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要求。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电力管理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隐患。同时,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DB33T2187.1-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电力设施配置》为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各类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