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3 T2187.2-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是浙江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规范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设施配置和电气运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该标准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适用于各类重要活动场所,如大型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政府机关、交通枢纽等,为相关场所的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标准的第二部分主要聚焦于电气运行管理,强调了在重要活动场所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应遵循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原则。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气运行管理的各项要求,包括运行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确保电力系统在复杂环境下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在运行管理制度方面,标准要求各重要活动场所应建立完善的电力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运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同时,应建立健全的运行记录制度,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人员培训也是电气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强调,电力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技术。此外,还应加强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提高整体队伍的专业素质。
设备维护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标准规定,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关键设备,应加强巡检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情况,为后续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应急处理机制是电气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标准要求各场所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各种可能发生的电力故障场景,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电力系统的节能环保要求,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在电气运行过程中,应合理调度电力资源,优化运行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DB33 T2187.2-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为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各类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