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13T2687-2018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是由河北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该标准于2018年正式实施,适用于河北省内各类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维护等环节。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在用户侧或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发电的系统。这类系统通常具有容量小、布局分散、并网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输电损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DB13T2687-2018》标准涵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系统配置、设备选型、电气设计、安全防护、并网接入、监测与控制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环节的规范,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在系统配置方面,标准明确了不同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应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设备参数。例如,对于小型系统,推荐使用逆变器、光伏组件、支架等基本设备;而对于中大型系统,则需要考虑更多的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
设备选型是保证系统性能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了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设备等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和选用原则。例如,光伏组件应具备较高的转换效率和良好的耐候性,逆变器应满足并网要求,并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
电气设计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标准对系统的接线方式、接地措施、防雷设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还强调了电缆选型、配电装置配置以及保护装置设置的重要性,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安全防护方面,《DB13T2687-2018》特别关注系统的防火、防电击和防雷措施。通过合理的设备布置、可靠的接地系统和有效的防雷装置,降低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并网接入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规定了系统接入电网的技术条件和操作流程,包括电压等级、功率因数、谐波限制等要求。同时,还提出了并网保护和自动控制的相关要求,以确保系统与电网的安全协调运行。
监测与控制部分,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和分析发电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此外,还鼓励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DB13T2687-2018》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光伏发电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不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DB13T2687-2018》的发布和实施,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