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11 T634-2018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工作,提高防雷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该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中安装的电子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规范涵盖了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验收及日常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DB11 T634-2018》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北京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标准内容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结果判定与处理等部分。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对“防雷装置”、“电子系统”、“接地电阻”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确保检测工作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浪涌保护器等关键部位的检测。
检测方法方面,规范详细规定了各项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测试仪器的要求。例如,对接地电阻的测量应使用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并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同时,对于浪涌保护器的性能检测,也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测试条件。
检测周期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类型和使用功能,规定了不同的检测频率。一般情况下,新建或改建的建筑物应在投入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测,之后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对于重要场所如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则应适当缩短检测周期,以确保防雷系统的持续有效性。
检测结果的判定与处理也是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检测单位应根据检测数据,综合评估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并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检测结果,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进行整改,确保防雷装置符合安全要求。
《DB11 T634-2018》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北京市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水平,推动防雷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开展防雷监管提供了依据,提高了防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DB11 T634-2018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电子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降低雷电灾害的风险,为城市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