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T 50939-2013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急救中心建筑设计,旨在提高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本规范涵盖了急救中心的功能分区、建筑布局、交通组织、设备配置、消防安全、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了急救中心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确保急救车辆进出便捷,内部流程高效合理,避免交叉感染,提升医疗救治水平。
在功能分区方面,规范要求急救中心应设有急诊大厅、抢救室、观察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药品库、消毒供应室等区域,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同时,对各区域的面积、通风、采光、噪声控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建筑布局上,规范提倡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布局,以适应不同规模的急救中心。同时,要求急救中心与医院其他部门之间有良好的衔接,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此外,规范还对急救中心的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通信系统、智能化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强调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鼓励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
总之,《GBT 50939-2013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为我国急救中心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提升急救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