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16》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混凝土坝工程,旨在为混凝土坝的安全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确保大坝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规范共分为九章,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监测项目及布置、仪器设备、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以及附录等部分。内容涵盖了从监测项目的确定到数据处理、分析及系统维护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在总则中,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编制目的和基本原则,强调了安全监测在大坝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各单位根据大坝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并结合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术语和符号部分对规范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统一定义,有助于提高规范的可读性和一致性。基本规定部分则对监测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技术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监测项目及布置章节详细列出了混凝土坝常见的监测项目,如变形观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水位监测等,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坝体提出了具体的布置原则和方法。这有助于合理选择监测点位,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仪器设备部分对常用的监测仪器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测距仪、渗压计、应变计、温度传感器等,并对仪器的性能指标、安装方式和使用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章节强调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建设要求,包括数据采集频率、传输方式、存储格式等,要求建立高效、稳定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部分对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规范,要求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章节对监测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了监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大坝安全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16》是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规范,为我国混凝土坝的安全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指导,对于提升大坝运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