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_T5206-200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行业标准,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程适用于大型、中型水电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旨在规范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和深度,为后续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本规程共分为九章,包括总则、基本要求、水文与水资源、地质、水能资源、坝址选择与枢纽布置、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经济评价等内容。每一章节均对相应研究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方法,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水文与水资源部分,规程强调了对流域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包括多年平均径流量、洪水特性、枯水期水量等关键指标。同时,要求对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水库调节性能进行计算和评估,以确定水库的调节能力。
地质部分要求对坝址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震活动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为坝址选择和建筑物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水能资源部分主要涉及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发电量、保证出力等技术参数的计算与分析。规程要求根据水文资料和水库调度方式,合理确定电站的运行方式和经济效益。
坝址选择与枢纽布置是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交通、环保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多个坝址方案,并进行比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同时,对枢纽的总体布置、泄洪设施、引水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施工组织设计部分要求对工程施工的进度安排、资源配置、施工方法等进行规划,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规程还特别强调了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部分要求对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合理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经济评价部分要求对项目投资、成本、效益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规程强调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结合,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_T5206-2005》作为我国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提高水电工程前期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规范了预可行性研究的各项工作内容,也为后续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