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程》(DBJ13-278-2017)是福建省为规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该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自2017年实施以来,对推动本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充电设施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规程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公共充电站、专用充电设施以及私人充电桩等。规程内容涵盖了充电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设备选型、电气设计、安全防护、运营管理等方面,旨在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在基本要求方面,规程明确了充电设施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等相关规定,并优先考虑交通便利、负荷集中区域。同时,要求充电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和防潮性能,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在设备选型方面,规程对充电桩、配电装置、计量装置、监控系统等关键设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例如,充电桩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功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配电装置应满足电压等级和容量需求,避免因电力不足影响充电效率。
电气设计是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供电方式、线路敷设、接地系统等内容。规程要求充电设施的供电系统应独立设置,避免与其他用电设备相互干扰。同时,强调电缆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安全防护方面,规程特别关注了防火、防雷、防静电等措施。要求充电设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此外,规程还规定了充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防止因漏电引发安全事故。
运营管理是规程的另一重点内容,要求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鼓励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数据统计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该规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充电设施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规程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将有助于构建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充电网络。
总体来看,《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程》(DBJ13-278-2017)是一项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指导性的技术文件,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改善城市能源结构、促进绿色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