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1157-2014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技术规范》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和安装。该标准旨在规范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的技术要求,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满足现代智能电网对电力设备的高标准需求。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是一种集成了多种二次设备(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通信设备等)的模块化设备,通常被封装在金属舱体内,具有结构紧凑、安装便捷、易于维护等特点。该设备广泛应用于变电站、配电房等场所,用于实现对一次设备的监控、保护和控制功能。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的基本要求,包括设备的分类、技术参数、结构设计、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安全防护、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标准强调了设备在不同运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正常工作。
在技术参数方面,标准明确了设备的工作电压、额定电流、功率消耗、频率范围等关键指标,并对设备的绝缘性能、耐压能力、温升限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标准还对设备的通信接口、数据传输方式、协议兼容性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设备与主站系统及其他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结构设计方面,标准要求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灰尘、湿气、腐蚀性气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确保内部元器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不会因过热而损坏。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标准规定了设备在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方面的适应能力,确保其在不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此外,标准还对设备的防雷、防静电、防火等安全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电磁兼容性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同时也能抵御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这一要求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试验方法部分,标准详细列出了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步骤和判定依据,包括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验收试验等,确保设备在交付使用前经过全面检测,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方面,标准对设备的标识内容、包装方式、运输条件及储存环境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设备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
综上所述,《Q_GDW 11157-2014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技术规范》为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的标准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电力设备向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