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JGJT365-201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的电气设计工作。该规范自2015年实施以来,为建筑领域中光伏玻璃幕墙的电气系统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工程。其内容涵盖了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配置、设备选型、接线方式、防雷与接地、安全保护、监控与通信等方面,确保光伏玻璃幕墙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
在电气设计原则方面,规范强调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日照条件、用电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规范还规定了光伏组件的布置方式、逆变器的选型与配置、直流与交流配电系统的设置等关键环节。
系统配置部分详细说明了光伏玻璃幕墙的电气系统组成,包括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配电装置、储能设备以及监控系统等。规范要求各设备之间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协调性,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设备选型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规范对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缆、开关设备等关键设备提出了明确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例如,光伏组件应具备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良好的耐候性,逆变器应具备高效的转换能力和完善的保护功能。
接线方式方面,规范建议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扩展。同时,强调了直流侧与交流侧的隔离措施,防止因短路或过载引发的安全事故。此外,规范还对电缆的敷设方式、防护等级以及标识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定。
防雷与接地是保障光伏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规范要求光伏玻璃幕墙的金属构件和电气设备必须可靠接地,并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器和接地装置。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雷击风险,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安全保护措施也是规范的重点之一。规范明确了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基本保护要求,并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规范还强调了电气设备的防火与防潮措施,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监控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同样受到重视。规范要求光伏玻璃幕墙应配备必要的监测装置,实时采集发电量、电压、电流等运行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将信息传输至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总之,《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JGJT365-2015为光伏玻璃幕墙的电气设计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普及。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