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 2900.100-2017-T 电工术语 超导电性》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属于电工术语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标准旨在统一和规范与超导电性相关的专业术语,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科研、教学及工程应用提供统一的语言基础。通过明确术语的定义和使用范围,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因术语不一致而产生的误解。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电子、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中涉及超导电性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超导电性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当某些材料在特定温度下(通常接近绝对零度)电阻突然降至零时,就表现出超导特性。这种现象在电力传输、磁悬浮、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GB 2900.100-2017-T》由全国电工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该标准的制定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中对超导电性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超导体、临界温度、临界磁场、临界电流密度等关键术语,并对其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还对与超导电性相关的其他术语进行了界定,如超导材料、超导线圈、超导磁体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此外,该标准还注重术语的一致性和国际接轨,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术语表达方式,便于与其他国家的技术标准进行对接。这不仅有利于国内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GB 2900.100-2017-T》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超导电性领域术语规范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为相关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后续技术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导电性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概念和术语层出不穷。因此,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技术进步情况进行动态更新和完善。同时,也应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之,《GB 2900.100-2017-T 电工术语 超导电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我国超导电性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科研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