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ZT0072-19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于1993年发布的行业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地质勘探中的电阻率测深法工作。电阻率测深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表不同位置的电阻率变化来推断地下岩层的电性特征,进而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本规程详细规定了电阻率测深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以及成果解释的基本原则。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电阻率测深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规范、科学、高效地进行,提高勘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程中首先明确了电阻率测深法的基本原理。电阻率测深法基于岩石和矿物的导电性能差异,通过向地下发射电流并测量电压变化,计算出地下岩层的视电阻率。根据测点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对称四极测深法、不对称四极测深法等多种类型。规程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设备配置及布设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规程强调了测线布置的重要性。测线应根据地质构造特点和勘探目的合理选择,并考虑地形、地表覆盖物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测点间距和测深点数量应满足勘探精度的要求,确保能够有效反映地下结构的变化。
数据采集是电阻率测深法的关键环节。规程规定了测量仪器的选型、校准和使用方法,要求仪器具备足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测量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外界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对测量数据的记录和保存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处理与解释是规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规程介绍了常用的视电阻率曲线处理方法,包括曲线校正、异常识别和反演计算等步骤。通过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分析,可以判断地下岩层的电性特征,如导电层、高阻层或低阻层的存在。同时,规程还强调了地质背景资料在解释过程中的重要性,要求结合地质、钻探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规程还对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同时,应注意作业现场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此外,规程还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资质提出了要求,强调从事电阻率测深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工作。同时,鼓励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升电阻率测深法的勘探能力和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DZT0072-19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为我国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规范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电阻率测深法的应用效果,为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