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861-2020 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是一项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与可靠性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该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由相关单位负责起草,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审查后正式发布。DLT 861-2020的实施,为电力行业的可靠性管理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各个环节。通过明确各项可靠性相关术语的定义,DLT 861-2020能够帮助从业人员在交流、报告、分析和评估过程中使用一致的术语,避免因术语不统一而产生的误解或混淆。这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DLT 861-2020涵盖了电力可靠性领域的多个关键概念,包括但不限于供电可靠性、设备可靠性、系统可靠性、故障率、平均停电时间、平均恢复时间等。这些术语的定义不仅明确了其技术内涵,还结合了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场景,确保了术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电力系统中,可靠性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DLT 861-2020通过对相关术语的规范化,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分析和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定义“供电可靠性”,可以对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DLT 861-2020还强调了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术语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包括管理层面的内容,如可靠性目标、可靠性计划、可靠性评估方法等。这表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来实现。
DLT 861-2020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了我国电力行业在可靠性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力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DLT 861-2020的出台,为电力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标准,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总之,《DLT 861-2020 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是一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标准文件。它不仅规范了电力可靠性相关术语的定义,还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通过推广和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