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799.2-2019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的一部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电力行业中涉及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该标准旨在规范电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粉尘的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及监测频率等,以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本标准主要针对电力行业常见的粉尘类型,如煤尘、石英粉尘、金属粉尘等进行详细规定。这些粉尘可能来源于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施工以及电力设备制造等多个环节。由于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较大危害,因此对其浓度和分布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至关重要。
DLT 799.2-2019明确提出了生产性粉尘监测的技术要求。其中包括监测点的设置原则、采样方法、检测仪器的选择与校准、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标准强调了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确保不同单位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监测点设置方面,标准建议根据粉尘产生源、作业人员活动范围以及通风情况等因素合理布置监测点。对于不同的作业区域,如锅炉房、除尘器附近、输煤系统等,应采取相应的监测策略。同时,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满足代表性与全面性的要求。
采样方法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推荐使用重量法、光散射法等常用手段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并对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样品保存与运输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还规定了粉尘粒径分布的测量方法,以便更全面地评估粉尘的危害程度。
在检测仪器的选择上,标准建议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粉尘检测仪,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鼓励使用智能化、数字化的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记录与分析是确保监测结果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所有监测数据必须如实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数据分析应包括粉尘浓度的变化趋势、超标情况、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为后续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DLT 799.2-2019还强调了监测结果的应用价值。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粉尘污染问题,为制定粉尘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监测数据也可用于职业健康体检、劳动保护政策制定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建立完善的粉尘监测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水平。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对粉尘监测的要求将更加严格,DLT 799.2-2019作为行业规范,将在电力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