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688-1999电力系统远方跳闸信号传输装置》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远方跳闸信号传输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该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归口管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实现远方跳闸功能的信号传输装置。
远方跳闸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在发生故障时,通过通信通道将跳闸指令从一个变电站或发电厂发送到另一个变电站或设备,以迅速切断故障区域,防止事故扩大。DLT 688-1999标准对这种信号传输装置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及验收条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该标准涵盖了远方跳闸信号传输装置的基本功能、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工作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规定了装置的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方式、信号编码方式以及与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要求。
在技术参数方面,DLT 688-1999标准明确了装置的工作电压范围、功率消耗、信号传输速率、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这些参数的设定确保了装置能够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稳定可靠地工作,保证跳闸信号的准确传递。
在通信方式上,标准允许使用多种通信手段,包括光纤通信、微波通信、载波通信等。不同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同时,标准也对通信信道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外,DLT 688-1999还强调了装置的可靠性设计。由于远方跳闸信号传输装置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具备高可靠性。标准中规定了装置的冗余配置、故障自诊断、报警机制等,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在安装和调试方面,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包括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接线方式、调试步骤以及测试方法。这些内容有助于确保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DLT 688-1999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电力系统中远方跳闸信号传输装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它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为相关设备的制造、安装和维护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远方跳闸信号传输装置的作用愈加重要。DLT 688-1999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进步,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稳定的电力网络提供有力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