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66-19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规范电压失压计时器的技术性能、功能要求及测试方法。该标准由电力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制定,旨在确保电压失压计时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运行,为电力计量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电压失压计时器是一种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电压异常情况的设备,特别是在电压突然下降或完全消失(即失压)时,能够准确记录失压时间,并将这些数据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析和故障诊断。这种设备在电力计量、电费计算以及电网运行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DLT 566-1995标准对电压失压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准要求设备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设备的电气性能指标,如测量精度、响应时间、工作电压范围等。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压失压计时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对于制造商而言,遵循DLT 566-1995可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电力行业的技术规范,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用户而言,选择符合该标准的产品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计量的准确性。
在技术条件方面,DLT 566-1995强调了电压失压计时器的基本功能要求,包括失压检测、计时、数据存储和输出等功能。设备应能准确识别电压失压事件,并在发生失压后立即开始计时,直到电压恢复正常为止。此外,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以便记录多次失压事件的时间信息。
标准还对电压失压计时器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温度范围、湿度限制、抗震性能等。这些要求确保设备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避免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设备失效或误动作。
在测试方法上,DLT 566-1995规定了多种测试项目,包括基本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全面评估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测试过程通常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标准还对电压失压计时器的安装和使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例如,设备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和观察的位置,避免受到电磁干扰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应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总体来看,《DLT 566-19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是一项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为电压失压计时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与稳定。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