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565-2019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设计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的设计与实施。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以及核能发电等各类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保护设计。
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荷变化、电网波动、机械振动等因素,可能导致轴系发生扭振现象。轴系扭振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响应过程,可能引发设备损坏、效率下降甚至安全事故。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扭振保护设计规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程主要规定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计算方法、监测与保护装置的选择与配置等内容。规程强调了对轴系扭振特性的分析和评估,包括系统固有频率、共振区、阻尼特性等关键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规程还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汽轮发电机组,如单轴机组、多轴机组、抽汽式机组等,应采取不同的扭振保护策略。同时,对轴系扭振保护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实时监测、报警、保护动作及数据记录等功能。
此外,《DLT 5565-2019》还对轴系扭振保护装置的选型、安装位置、信号采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建议采用高精度传感器进行轴系扭振信号的采集,并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与判断。
规程中还特别强调了轴系扭振保护系统与机组其他保护系统的协调配合,确保在发生扭振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设备受损。同时,要求相关设计单位在进行轴系扭振保护设计时,应结合实际运行条件和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为了提高轴系扭振保护的有效性,规程还建议建立完善的维护与检测机制,定期对保护系统进行检查与校验,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智能监控手段,提升保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总体来看,《DLT 5565-2019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设计规程》为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降低轴系扭振带来的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