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484-2013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电力电缆隧道的设计工作。该规程为电力电缆隧道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维护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标准指导,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结构设计、通风与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消防设计、附属设施设计以及施工与验收等方面。通过全面覆盖电力电缆隧道设计的关键环节,规程旨在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风险,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在结构设计方面,《DLT 5484-2013》对隧道的断面形式、支护方式、材料选择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使用需求,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并强调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规程还对隧道的抗震设计、防水处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地下环境。
通风与排水设计是电力电缆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中明确了通风系统的设置原则,包括通风方式的选择、风量计算、设备选型等内容,以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排水设计则针对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合理的排水方案,保障隧道内部干燥和设备正常运行。
电气设计部分主要涉及电缆的敷设方式、配电系统配置、接地保护等。规程强调了电缆的选型、排列、固定方式以及防火措施,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可靠。同时,对电缆隧道内的照明、监控、通信等辅助系统也进行了规范,提升了隧道的整体功能。
消防设计是规程中的重要章节之一。针对电缆隧道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规程制定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灭火系统、报警装置等设计要求,提高了隧道的消防安全水平。此外,还对消防通道、应急出口等设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和救援。
附属设施设计涵盖了电缆隧道内的各类辅助设施,如电缆支架、标识系统、检修通道等。规程要求这些设施应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同时兼顾美观和实用性。通过合理设计附属设施,可以提高隧道的可维护性和使用寿命。
在施工与验收环节,《DLT 5484-2013》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验收标准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规程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验收阶段则需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总体来看,《DLT 5484-2013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是一部综合性强、实用性高的技术标准,为电力电缆隧道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统一规范。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电缆隧道的设计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