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400-2016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物的滑动模板施工。该规范旨在规范滑动模板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滑动模板施工是一种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高耸构筑物等工程中。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在水利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多个技术环节,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结构裂缝、变形甚至安全事故。
《DLT 5400-2016》针对滑动模板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包括设计、施工准备、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等内容。规范明确了滑动模板的设计原则,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选型,并对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施工准备阶段,规范强调了现场勘察、材料选择、设备配置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模板安装是滑动模板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规范详细规定了模板的组装顺序、支撑系统的设置以及模板的调整与固定方式。此外,还对模板的清洁、脱模剂的使用以及模板的维护保养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模板的重复使用性能和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是滑动模板施工的核心内容。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能够连续、均匀地填充模板。同时,对混凝土的振捣工艺、养护措施以及温度控制等方面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以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的裂缝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强调了施工监测的重要性。要求对模板的变形、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结构的位移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对施工记录的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后续的质量评估和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质量控制是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实行严格的验收制度,确保每一环节符合设计和技术要求。
《DLT 5400-2016》的发布实施,为我国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该规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行业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