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390-2014 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照明设计,提高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4年实施以来,成为电力系统设计、施工和运维的重要依据。
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照明设计,涵盖了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及验收等全过程。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照明系统能够满足生产、检修、应急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兼顾节能与环保的要求。
在设计原则方面,《DLT 5390-2014》强调了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注重安全、可靠、经济和实用。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需求进行分类,例如主控室、配电装置区、电缆夹层、道路及辅助设施等区域,分别制定相应的照度标准和灯具布置方案。
标准中对各类场所的照度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如主控室的照度通常不低于300 lx,而设备区则根据具体设备类型和操作需求设定不同的照度水平。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应急照明的重要性,要求在发生事故或停电时,应急照明系统必须能迅速启动,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设备正常运行。
在灯具选择和布置方面,《DLT 5390-2014》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例如,应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灯具,减少能耗;同时,灯具的安装位置应避免眩光,确保作业人员的视觉舒适性。对于存在爆炸危险的区域,如油浸式变压器附近,必须采用防爆型灯具,以防止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标准还对电气线路的设计和敷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照明线路应独立设置,并配备可靠的保护装置,防止短路、过载等故障的发生。同时,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考虑环境因素,如潮湿、高温、腐蚀等,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和防护措施。
在节能方面,《DLT 5390-2014》鼓励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定时、调光等方式实现照明的自动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提倡使用LED等新型高效光源,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该标准还对照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要求定期检查灯具、线路及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照明系统档案,记录设备型号、安装位置、维护记录等信息,为后续管理和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总体来看,《DLT 5390-2014 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是一项全面、科学、实用的技术规范,不仅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明确的设计指导,也推动了照明技术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该标准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