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389-2007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的开挖施工。该规范对岩石基础开挖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确保工程结构稳定。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水工建筑的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结合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要求。规范内容涵盖了岩石基础开挖的前期准备、施工方法选择、爆破作业、支护措施、排水处理、施工监测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在岩石基础开挖的前期准备阶段,规范强调了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详细了解开挖区域的岩性、构造、地下水等情况,并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规范还规定了施工前的测量放线、施工临时设施布置等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在施工方法选择方面,规范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推荐了多种开挖方式,包括钻孔爆破、机械开挖、人工开挖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如坚硬岩、软弱岩、风化岩等,规范给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开挖质量和效率。
爆破作业是岩石基础开挖的重要环节,规范对爆破设计、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要求爆破参数应根据岩石性质和工程需要合理确定,爆破后应及时检查炮区情况,防止出现飞石、地震波等安全隐患。同时,规范还规定了爆破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可控。
在支护措施方面,规范强调了岩石基础开挖后的稳定性问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支护手段,如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钢筋网支护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边坡坍塌、滑动等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排水处理也是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规范指出,应根据地下水位和渗透情况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规范还对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等设施的布置和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
施工监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支护结构、周边环境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此外,规范还规定了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保护方面,规范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粉尘、振动等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规范还对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总之,《DLT 5389-2007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为我国水工建筑行业的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