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36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水电水利工程中岩体应力的测试工作。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各类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岩体应力测试,包括坝基、边坡、地下洞室等关键部位的岩体应力分析。
本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岩体应力测试的技术流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系统的测试方法,可以获取岩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情况,从而评估岩体的稳定性及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工程处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规程内容涵盖了岩体应力测试的基本要求、测试方法、仪器设备、测试步骤、数据处理以及成果整理等方面。其中,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钻孔应力解除法、水力压裂法、声波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技术要点。例如,钻孔应力解除法适用于较坚硬的岩体,而水力压裂法则适用于软弱或破碎岩体。
在测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同时,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解读测试结果。此外,测试过程中还应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在高边坡或地下洞室等复杂环境下作业时,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规程还强调了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地质调查、测试点的选择、测试方案的制定等。测试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工程区域的岩体应力特征。测试方案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测试目的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数据质量。
在数据处理方面,规程规定了多种计算方法和公式,用于将原始测试数据转换为岩体应力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垂直应力、水平应力、主应力方向及大小等,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同时,规程还建议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因素,全面评估岩体的应力状态。
成果整理是测试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规程要求测试单位按照统一格式提交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背景、测试方法、测试数据、数据分析及结论等内容。测试报告应清晰、准确、完整,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使用。
《DLT 536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的标准化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规程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工程需求和技术进步。
总之,《DLT 536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规范,为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岩体应力测试提供了系统、科学、实用的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岩体测试的质量和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