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36-1993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订货技术条件》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的采购和技术要求。该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发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电压测量以及继电保护等领域的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
耦合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主要用于将高频信号耦合到输电线路上,同时隔离工频电压。电容分压器则用于将高电压按比例分压,以便于测量或控制。两者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LT 536-1993标准对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的技术参数、结构设计、试验方法、验收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准中明确了产品的额定电压、额定容量、绝缘水平、介电性能、温度特性、机械强度等关键指标,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在技术参数方面,标准规定了耦合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范围、电容量及其偏差、损耗角正切值、绝缘电阻、介质损耗等参数。对于电容分压器,则包括分压比、误差范围、绝缘电阻、介电强度等要求。这些参数的设定依据了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环境和设备的长期稳定性需求。
在结构设计方面,标准强调了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和可靠性。例如,耦合电容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内部受潮,电容分压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保证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此外,标准还对产品的安装方式、防护等级、标识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试验方法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抽样试验等多种类型。型式试验用于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出厂试验用于检查每一批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而抽样试验则是对产品质量进行随机抽查,确保整体产品的稳定性。
验收规则部分规定了产品的验收流程和判定标准。用户在接收产品时,应按照标准中的要求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规定。如果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
DLT 536-1993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电力系统中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的选型、采购、安装和维护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统一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DLT 536-1993作为早期的标准之一,虽然已存在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相关标准可能会进一步修订,以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