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206-2005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附条文说明》是一项针对中国水电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技术标准。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旨在规范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方法和深度要求,为后续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中型水电工程,包括水库、水闸、堤防等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内容涵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编制内容、技术指标、经济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以及社会影响评估等方面。通过系统化地组织这些内容,确保项目前期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同时,报告中还应包括地质勘察、水文气象、机电设备、施工组织、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等专项内容,以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综合条件。
规程附带的条文说明是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帮助使用者准确理解和应用规程的各项规定。条文说明详细阐述了各章节的具体要求、技术参数的选取依据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报告编制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规程还强调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预可行性研究作为项目前期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日益凸显。DLT 5206-2005规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审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报告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论证充分。同时,应结合地方特点和项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各项规定,避免生搬硬套,保证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总之,《DLT 5206-2005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附条文说明》是指导我国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水电项目的前期工作质量,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