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99-2004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旨在规范水电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管理流程。该规范适用于各类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包括坝基、堤防、水库等关键部位的防渗处理。通过该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材料性能、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规范内容涵盖了从施工准备、成槽作业、清孔换浆、混凝土浇筑到质量检验等多个环节,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操作依据。
在施工准备阶段,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地质勘察、设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同时,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平整,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成槽机械和施工方法,确保成槽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成槽作业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关键环节,规范对成槽深度、宽度、垂直度等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成槽偏差导致后续施工困难或影响墙体质量。同时,应加强对成槽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清孔换浆是保证混凝土防渗墙质量的重要步骤。规范要求在成槽完成后,必须进行充分的清孔作业,清除槽内泥渣和杂质,确保混凝土与槽壁的良好结合。换浆过程中,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泥浆,并控制好泥浆的比重、粘度等参数,防止泥浆污染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是防渗墙施工的核心环节,规范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浇筑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混凝土应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避免出现冷缝或断层。同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控,确保浇筑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或复杂结构部位,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填充。
质量检验是保证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对防渗墙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包括墙体的完整性、密实度、抗渗性等指标。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确保最终工程质量达标。
《DLT 5199-2004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不仅为水电工程的防渗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相关单位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该规范在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