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98-2013 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中岩壁梁的施工过程。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3年6月1日起实施,旨在规范岩壁梁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岩壁梁是水电水利工程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通常用于大坝、溢洪道、泄水洞等建筑物中,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制定统一的施工规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程共分为总则、术语与符号、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安全与环保等内容。涵盖了岩壁梁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后期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在施工准备阶段,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条件符合技术要求。同时,还应做好材料采购、设备进场及人员培训等工作,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混凝土浇筑是岩壁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规程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级、振捣方式等均需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此外,还强调了冬季或高温条件下施工时的特殊措施。
钢筋工程也是岩壁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规定,钢筋的加工、绑扎、焊接及安装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搭接长度等符合规范。同时,应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防止因腐蚀影响结构安全。
模板工程在岩壁梁施工中起着支撑和成型的作用。规程对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及拆除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表面处理等。同时,还强调了模板的拆模时间,避免因过早拆模导致混凝土结构受损。
质量检查与验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同时,还需接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施工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安全与环保方面,规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应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噪音、粉尘和废水排放等。
总体来看,《DLT 5198-2013 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是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规范,为水电水利工程中岩壁梁的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促进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