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89-2004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工程设计和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一种利用输电线路作为通信信道的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如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远动控制等。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DLT 5189-2004规程的制定,是为了统一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规程涵盖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备选型、传输性能指标、电磁兼容性、防雷与接地、施工与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在系统设计方面,规程强调了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频率配置。同时,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传输特性、信号衰减、噪声干扰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通信质量。
设备选型是规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耦合设备、阻波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等关键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求。规程对这些设备的性能参数、安装位置、防护措施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传输性能指标是衡量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质量的重要依据。规程对通信距离、传输速率、误码率、信噪比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系统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电磁兼容性也是规程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其他电力设备共用同一电网,必须考虑电磁干扰问题。规程对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防雷与接地是保障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规程对系统的防雷设计、接地方式、避雷器选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防止雷击造成的设备损坏和通信中断。
施工与验收环节同样受到规程的重视。规程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进行了规定,并明确了验收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系统运行效果。
DLT 5189-2004规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标准化水平,也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该规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