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88-2004 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中辅助机械设备的基础隔振设计工作。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自2004年实施以来,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中各类辅助机械设备的基础隔振设计,包括但不限于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油泵、风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若不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周围结构造成损害,甚至影响整个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规程内容涵盖了基础隔振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步骤、计算方法、材料选择、施工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其中,基础隔振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隔振系统设计,将设备产生的振动有效地隔离,减少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同时保证设备自身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振动特性、基础的刚度和质量、环境条件以及经济性等因素。规程强调了隔振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要求设计人员根据设备的频率特性,合理选择隔振器的类型和参数,以实现最佳的隔振效果。
此外,《DLT 5188-2004》还对隔振装置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隔振装置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连接方式等细节,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隔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规程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和环保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因振动引起的噪音污染和结构损坏。同时,要求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隔振系统的长期运行效果。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的规模和设备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基础隔振设计的要求也日益严格。《DLT 5188-2004》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总之,《DLT 5188-2004 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技术价值的标准文件,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为今后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