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87.3-2012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3部分:运煤自动化》是由中国电力行业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中自动化设计的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火力发电厂中的运煤系统设计,对于提升电厂运行效率、保障安全性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程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2年实施以来,已成为国内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自动化设计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运煤系统自动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组成、控制方式、设备选型、通信网络、安全保护以及调试与验收等内容,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在火力发电厂中,运煤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煤炭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动操作模式已逐渐被自动化系统所取代。DLT 5187.3-2012通过对运煤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设计,确保了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运作,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规程强调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冗余配置、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联动。同时,规程还对自动化设备的选型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柜、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关键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在通信网络方面,DLT 5187.3-2012规定了运煤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可靠的通信协议,如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此外,系统还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便于未来升级改造。
安全保护是运煤自动化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要求系统应设置多重保护机制,包括紧急停机、超限报警、故障记录等功能,以防止因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系统还应具备远程监控功能,以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运行状态。
在调试与验收阶段,DLT 5187.3-2012明确了各项测试内容和验收标准,包括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稳定运行。此外,规程还建议在系统投入使用后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查,以延长设备寿命并提高运行效率。
总体而言,《DLT 5187.3-2012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3部分:运煤自动化》是一项具有高度实用价值和技术指导意义的标准。它不仅为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的自动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电力行业对智能化、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该规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