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72-2003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为抽水蓄能电站的选点规划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自2003年起实施,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规划工作。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电力系统低负荷时段将水抽到高处储存,在高峰负荷时段放水发电的特殊水电站形式。它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调节电力供需平衡、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改善电能质量等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选点规划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至关重要。
《DLT 5172-2003》作为一部重要的技术规范,涵盖了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的基本原则、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以及成果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规范强调了在选点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状况、电力系统需求、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确保项目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
在规范中,首先明确了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的基本任务,即通过对区域内的水文、地质、地形、交通、电力负荷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确定适合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候选地点,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估。同时,规范还提出了选点规划应遵循的技术路线,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方案比选、技术论证等步骤。
其次,《DLT 5172-2003》对选点规划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要求对选址区域的水文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洪水频率等;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了解地层结构、地震活动、滑坡风险等情况;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避免对生态敏感区造成破坏;同时还要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此外,规范还对选点规划成果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明确要求。要求编制单位按照统一格式提交规划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背景、选点依据、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经济分析、实施建议等部分。同时,报告应附有必要的图纸、图表和数据资料,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DLT 5172-2003》的发布实施,对于推动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抽水蓄能电站的选点规划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也为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依据,有助于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电力系统对调峰能力需求的日益增长,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愈发重要。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升,相关规范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