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是一项针对电力系统中电缆线路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适用于各类电压等级的电缆线路工程,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以及通信电缆等。其主要目的是规范电缆线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流程,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规程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标准涵盖了电力系统中多个关键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质量要求。其中,第5部分专门针对电缆线路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内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隐蔽工程的检查、试验项目的实施以及最终的验收评定等环节。
在施工前阶段,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设计文件、技术交底、材料进场验收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所有准备工作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同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以保证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规程强调了对电缆敷设、接头制作、终端安装、防火封堵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例如,在电缆敷设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避免交叉、重叠或过度弯曲,防止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此外,对接头和终端的制作工艺也有明确的要求,包括绝缘处理、屏蔽层连接、密封性能等,以确保电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隐蔽工程,如电缆沟槽、管道铺设等,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在覆盖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并留存相关记录。这些检查项目包括土建结构的完整性、电缆敷设的规范性、接地系统的可靠性等。只有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在试验项目方面,规程规定了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测试、直流耐压试验、介质损耗测量等重要检测手段。这些试验旨在评估电缆的电气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时发现潜在缺陷,防止因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最后,规程还明确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的评定方法和标准。评定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依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定结果将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后续运维管理的基础。
总体来看,《DL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为电缆线路施工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质量保障机制。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电缆线路的施工质量,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推广,成为电力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