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220-500kV变电所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220-500kV变电所工程,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和调试提供了技术依据。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结构、设备配置、通信网络、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操作、报警与事件记录、人机接口、电源与接地、安全防护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规定,确保变电所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在功能方面,规程明确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备的监测、控制、保护、记录和分析等功能,要求系统能够对变电站内的主要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数据采集与传输实现对运行状态的全面掌握。同时,系统还应支持远程操作和故障诊断,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系统结构方面,规程建议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将监控系统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负责整体协调与管理,间隔层则负责具体设备的监测与控制。这种结构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也便于后续的系统扩展和升级。
设备配置是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要求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合理选择监控系统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网络设备、数据采集模块等。同时,强调了设备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
通信网络方面,规程推荐使用光纤或双绞线等高速、可靠的通信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规定了通信协议的标准,如IEC 60870-5-104等,以保证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规程要求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等运行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运行人员提供准确的运行信息。此外,系统还应具备历史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便于事后分析和事故处理。
控制操作方面,规程强调了系统的遥控、遥调、遥测和遥信功能,要求系统能够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同时,系统应具备防误操作功能,防止因误操作导致的事故。
报警与事件记录功能也是规程的重点内容。系统应能及时发出异常报警信号,并记录相关事件的时间、类型和原因,为事故分析提供依据。同时,系统应具备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以便快速定位故障点。
人机接口是监控系统与运行人员交互的重要界面。规程要求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支持多种显示方式和操作方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系统应具备多级权限管理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电源与接地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规程要求监控系统应配备可靠的电源供应,并采取有效的防雷和接地措施,防止外部干扰对系统造成影响。
安全防护方面,规程强调了系统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要求采取防火墙、加密通信、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同时,系统应具备自我诊断和故障恢复功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