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38-2014 电力工程数字摄影测量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电力工程中数字摄影测量的应用与实施。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电力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行维护等阶段。
数字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摄影或地面摄影获取目标物体的影像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生成高精度的地形图、地物模型以及三维空间信息的技术手段。在电力工程中,数字摄影测量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络等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勘测效率和数据精度。
DLT 5138-2014标准对电力工程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成果输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准明确了摄影测量工作的前期准备、外业观测、内业处理和成果验收等环节的具体内容,确保了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规定了摄影比例尺的选择原则、航摄飞行参数的设置、影像分辨率的要求等内容。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力工程项目,如输电线路、变电站等,提出了不同的摄影测量方法和技术参数,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图像处理是数字摄影测量的核心环节,DLT 5138-2014标准对影像预处理、立体模型建立、像片控制点布设、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正射影像图制作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标准还强调了影像质量的控制与检查,确保最终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果输出部分,标准规定了数字摄影测量成果的形式和内容,包括地形图、地物分布图、三维模型等,并对成果的精度要求进行了明确。此外,标准还提出了成果资料的整理、归档和提交方式,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DLT 5138-2014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电力工程数字化水平,也推动了摄影测量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通过标准化管理,有效减少了因技术不统一而导致的误差和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此外,该标准还注重与相关标准的衔接,如与《GB/T 50026-2020 工程测量规范》、《GB/T 18133-2009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相协调,确保了电力工程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的系统性和一致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不断进步,DLT 5138-2014标准也为未来技术升级和应用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电力工程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循该标准,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总之,《DLT 5138-2014 电力工程数字摄影测量规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对于提升电力工程勘测技术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