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25-2009 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发布。该规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中的造孔作业,旨在规范施工过程,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本规程的制定基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实践经验,对岩土工程施工中的钻孔、取芯、注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对造孔工艺、设备选择、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在水利岩土工程施工中,造孔是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后续的灌浆、支护、勘探等作业。DLT 5125-2009对造孔的深度、直径、方位角等参数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钻孔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为岩体测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规程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的动态监测,以应对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挑战。
在岩体测试方面,DLT 5125-2009对测试孔的布置、钻进方法、取样要求以及测试设备的安装与使用进行了系统说明。通过规范测试孔的施工流程,提高了岩体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规程还特别关注了测试孔的封孔质量,防止地下水渗透和污染,确保长期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DLT 5125-2009还对施工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备操作规范、人员培训等内容。规程强调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地质勘察、方案制定、设备检查等,以降低施工风险。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规程也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在环境保护方面,DLT 5125-2009注重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控制。规程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振动、粉尘等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特别是在敏感区域或生态保护区进行施工时,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DLT 5125-2009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不仅规范了水利岩土工程的施工行为,也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该规程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为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DLT 5125-2009 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是一项具有广泛适用性和较强可操作性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