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15-200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接缝止水设计、施工和验收。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自2008年实施以来,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常见的大坝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堆石体作为主体结构,而面板则起到防渗作用。在坝体与基础、坝体与建筑物之间的接缝处,由于材料变形、温度变化及荷载作用等因素,容易产生裂缝或渗漏问题。因此,接缝止水是确保大坝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DLT 5115-2008》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构造形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规范强调了接缝止水系统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适应性,要求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并采用性能优良的止水材料。
在材料选择方面,规范推荐使用橡胶止水带、PVC止水带、金属止水片等高性能材料。同时,对于不同部位的接缝,如垂直缝、水平缝、周边缝等,提出了不同的止水构造方案。例如,在面板与趾板之间的接缝,通常采用多层止水结构,以提高防渗效果。
施工过程中,规范对止水材料的安装、固定、保护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止水材料的正确铺设和牢固固定。同时,应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止水材料造成损坏,防止因施工不当导致的渗漏问题。
在质量控制方面,《DLT 5115-2008》明确了各项检测指标和试验方法,包括止水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接缝止水结构的密封性试验等。通过严格的检测手段,确保止水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规范还对止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认为在大坝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止水结构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对于已出现的老化、破损等情况,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大坝的长期安全运行。
总体而言,《DLT 5115-200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为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效提升了大坝的防渗能力和运行安全性。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该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工程需求和技术进步。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