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03-2012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35kV至220kV电压等级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计工作。该规程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2年实施以来,为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计,涵盖了变电站的总体设计、电气设备配置、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土建工程、消防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
在总体设计方面,规程强调了变电站的功能定位、布局规划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要求根据变电站的规模、负荷需求以及运行特点,合理选择站址,并充分考虑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对变电站的防火、防洪、防雷等安全措施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电气设备配置上,规程明确了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标准,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要求设备性能应满足运行安全、维护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等基本要求。同时,对设备的安装位置、布置方式以及接地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定。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是无人值班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规定了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原则,要求保护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保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同时,对自动控制、远动系统、监控系统等功能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通信系统在无人值班变电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程要求建立可靠的通信通道,确保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畅通无阻。同时,对通信设备的选型、安装位置及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土建工程部分,规程对变电站的建筑结构、设备基础、电缆沟道、道路和围墙等进行了规范。要求建筑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抗震、防渗和通风性能,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消防设施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规程要求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设备类型,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报警系统。同时,对消防通道、水源供应以及应急处理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
环境保护也是规程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噪声、电磁场、废水废气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总之,《DLT 5103-2012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变电站的设计水平和运行效率,推动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