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096-1999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是中国电力行业在电力工程地质勘察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1999年发布,旨在规范电力工程中地质钻探工作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勘察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性。DLT 5096-1999作为一项行业推荐性标准,广泛应用于电力线路、变电站、输电塔基等电力设施的地质勘察工作中。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工程中的地质钻探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层勘探、岩土取样、地下水调查以及地质构造分析等内容。标准对钻探设备的选择、钻探工艺、钻孔布置、取样方法、数据记录与整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地质勘察成果能够为电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在钻探设备方面,《DLT 5096-1999》明确规定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钻探设备类型和适用范围。例如,在软弱地层中应采用回转钻进或冲击钻进方式,而在坚硬岩石地层中则应采用金刚石钻头或钢粒钻进等方法。同时,标准还强调了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操作规范性,以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
在钻探工艺方面,标准对钻孔的布置、深度、间距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于变电站基础区域,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置钻孔,确保覆盖整个工程影响范围。此外,标准还规定了钻探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如防止塌孔、控制泥浆比重、保证钻进效率等,以提高钻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取样方法上,《DLT 5096-1999》对岩土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和试验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准强调了取样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重复性,要求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和方法。例如,在软土层中应采用薄壁取土器进行取样,在砂层中则应使用螺旋钻头或潜水钻机进行取样。
数据记录与整理是地质钻探工作的关键环节。《DLT 5096-1999》要求所有钻探过程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包括钻孔位置、深度、岩性描述、地下水位、钻进时间、设备参数等信息。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资料整理的方法和格式,要求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清晰、准确的地质报告,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此外,标准还对钻探人员的资质、安全操作规程、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要求所有参与钻探工作的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标准鼓励采用环保型钻探技术和材料,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体而言,《DLT 5096-1999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技术规范,为电力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