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050-2010 水电水利工程坑探规程1》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指导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坑探工作。该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旨在规范坑探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DLT 5050-2010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坑探工程是水电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地质勘探、基础处理、边坡稳定分析等。通过坑探,可以获取地下岩土的详细信息,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DLT 5050-2010对坑探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坑探点的选择、坑探方式的确定、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确保坑探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规程中,首先明确了坑探工程的基本要求。例如,坑探点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质条件合理布置,确保能够全面反映地质情况。同时,坑探工程应结合其他地质勘探手段,如钻探、物探等,形成综合勘探体系,提高勘探精度。此外,规程还强调了坑探工程的安全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DLT 5050-2010对坑探工程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分类。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坑探方式,如平洞、竖井、斜井等。每种方式都有相应的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效率。例如,在软弱地层中,应采用支护措施,防止塌方;在坚硬岩石中,则应选择适当的爆破方法,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质量控制方面,规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坑探工程完成后,应对坑道的尺寸、形状、结构稳定性等进行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对后续工程造成影响。
DLT 5050-2010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坑探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噪声污染等问题。同时,应做好施工后的恢复工作,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
此外,规程还对坑探工程的资料整理和归档提出了具体要求。所有坑探数据、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都应妥善保存,作为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的重要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也为今后的工程管理和技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DLT 5050-2010的实施,对于推动水电水利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规范了坑探工程的操作流程,还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该规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各类水利工程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