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003-2017 代替DLT 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它在原有DLT 5003-2005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新需求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涵盖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设备配置、通信方式、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现代电网运行的复杂需求。
在技术内容方面,DLT 5003-2017相较于2005版标准有诸多改进。首先,新增了对智能电网、新能源接入以及分布式能源管理的支持,体现了当前电力系统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其次,强化了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增加了对网络安全、数据加密、故障恢复等方面的规范。此外,还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
在功能要求上,该标准明确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控制、事故处理、负荷预测、经济运行优化等。同时,强调了系统应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于调度人员进行操作与决策。此外,还规定了系统应具备的数据存储与历史数据分析能力,为电力系统的长期运行提供支持。
在设备配置方面,DLT 5003-2017对主站系统、子站系统及通信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主站系统应具备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和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调度任务;子站系统则需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输到主站。通信网络方面,标准推荐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
此外,该规程还特别强调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和兼容性问题。要求各厂家的产品和系统应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以便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有利于未来系统的升级和改造。
总的来说,《DLT 5003-2017 代替DLT 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是一部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实用性的行业标准,对于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为构建现代化电力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