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448-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旨在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下的电能计量装置,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的电能计量工作。
DLT 448-2016 是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该规程对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设备选型、安装工艺、运行管理、校验周期以及数据采集与传输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在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方面,规程明确了不同电压等级和负荷类型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的计量方式和设备类型。例如,对于高压侧计量,通常采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配合电能表进行计量;而对于低压侧计量,则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直接接入式或间接接入式的电能表。
在设备选型方面,DLT 448-2016 强调了电能表、互感器等关键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电能表应具备高精度、低误差、良好的稳定性,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互感器则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等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以保证计量数据的可靠性。
安装工艺是规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规程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接地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安装不当而影响计量精度或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规程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防止因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在运行管理方面,规程要求建立完善的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校验、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内容。电能计量装置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此外,规程还提出应建立电能计量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系统,实现对电能计量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DLT 448-2016 还对电能计量装置的验收和投运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装或改造后的电能计量装置投入运行前,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程规定。同时,规程还鼓励采用先进的计量技术和手段,如智能电表、远程抄表系统等,提高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水平。
总体而言,《DLT 448-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技术标准,对提升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水平、保障电力交易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该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和管理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