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363-2010 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设备监造技术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设备的监造工作。该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起草,于2010年发布实施,为我国电力系统中关键设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该技术导则主要适用于电压等级在500kV及以上超高压和特高压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检验工作。其内容涵盖了设备监造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监造流程、关键部件检查、试验项目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在监造过程中,导则强调了对设备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出厂试验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控。通过对关键工艺节点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导则还规定了监造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监造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DLT 363-2010》还特别关注了超、特高压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由于这类设备运行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一旦出现故障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因此,导则中详细列出了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必须满足的安全性能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测和验证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导则不仅为电力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也为设备监造单位和用户单位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严格执行该导则,可以有效提升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质量水平,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超、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DLT 363-2010》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该导则也为今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总之,《DLT 363-2010 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设备监造技术导则》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技术价值的行业标准,对于提高电力设备制造质量、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