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357-2019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技术条件》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用于规范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该标准替代了之前的DLT 357-2010版本,旨在适应电力系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提升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输电线路中采用行波原理进行故障测距的装置,涵盖了装置的功能、性能、结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内容。标准规定了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基本功能,包括故障信号采集、行波传播分析、故障点计算以及数据传输等环节,确保装置能够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在技术性能方面,DLT 357-2019对装置的精度、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故障测距的精度应满足一定范围内的误差限值,以保证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同时,装置应具备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避免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误判或漏判。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装置的安装与调试要求,包括设备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接地措施等,以确保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装置的维护与检修周期,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在试验方法部分,DLT 357-2019详细列出了各项测试项目及其操作步骤,包括绝缘电阻测试、工频耐压试验、冲击电压测试、温度循环试验等,以验证装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这些试验有助于评估装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后续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标准还强调了数据通信功能的重要性,要求装置能够与调度中心或监控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上传。通过数据共享,可以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DLT 357-2019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技术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该标准不仅提升了装置的技术水平,也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标准的不断完善,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将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DLT 357-2019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技术条件》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全面、要求严格,为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