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318-2017 输变电工程施工机具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是一项由中国电力行业发布的标准,旨在规范输变电工程施工机具产品的型号编制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类输变电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机具,包括但不限于起重设备、运输工具、安装设备等。通过统一的型号编制方法,该标准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并为设备采购、管理及维护提供便利。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主要起草单位包括电力行业的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实际应用经验,结合我国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施工机具型号编制体系。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电力行业标准化建设、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DLT 318-2017规定了输变电工程施工机具产品型号的基本结构和编制规则。通常,型号由若干部分组成,包括产品类别代号、功能特征代号、主参数代号以及辅助信息代号等。其中,产品类别代号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施工机具,如起重机、绞磨机、张力机等;功能特征代号则用于描述设备的主要功能或特殊性能;主参数代号表示设备的关键技术指标,如额定功率、起重量、工作半径等;辅助信息代号用于补充说明设备的其他特性,如是否具备防爆功能、是否适用于特定环境等。
此外,DLT 318-2017还对型号中的字母和数字的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产品类别代号采用汉语拼音首字母表示,如“Q”代表起重机,“Z”代表张力机,“J”代表绞磨机等。功能特征代号则根据设备的功能特点进行选择,例如“F”表示防爆,“B”表示便携式等。主参数代号通常以数字形式表示,如“50”表示额定起重量为50吨,“100”表示最大牵引力为100kN等。
在实际应用中,施工机具的型号编制需遵循DLT 318-2017的规定,确保型号的唯一性和可识别性。同时,型号编制应结合设备的实际用途和性能参数,避免出现混淆或误用的情况。此外,型号编制还应考虑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适时调整和优化型号结构,以适应新的施工需求。
DLT 318-2017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输变电工程施工机具的标准化水平,也促进了设备制造企业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统一的型号编制方法,各单位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选用合适的施工机具,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同时,该标准也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总之,《DLT 318-2017 输变电工程施工机具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是电力行业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其发布和实施对推动输变电工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和设备管理的实际需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