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反思任務型教學設計搭配使用筆順平台之行動研究-以印尼八華學校學童的初級華語課程為例》是一篇結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行動研究論文,主要探討如何在印尼八華學校的初級華語課程中,運用任務型教學設計(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並搭配筆順平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此論文不僅針對教學方法進行深入分析,也透過實際教學觀察與數據收集,評估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動機、語言能力以及書寫技能的影響。
論文首先介紹了任務型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將語言學習融入真實且有意義的任務中,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習得語言。這種教學方法與傳統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更注重語言的實際應用與互動交流。此外,論文還說明了筆順平台的運作方式,該平台利用數位技術協助學生正確掌握漢字的書寫順序,特別適合非母語者學習華語。
研究對象為印尼八華學校的初級華語學童,研究期間持續一個學期,共計12週。研究者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分為計畫、行動、觀察與反思四個階段,不斷調整教學策略,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在教學設計方面,研究者根據任務型教學原則,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例如角色扮演、小組合作任務、情境對話等,使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練習華語。
同時,筆順平台被整合進課堂教學中,作為書寫訓練的輔助工具。學生可以透過該平台觀看漢字書寫過程,並進行反覆練習,系統也會提供即時回饋,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這樣的數位工具不僅提高學習效率,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結果顯示,任務型教學設計搭配筆順平台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提升,尤其在書寫部分表現突出。此外,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參與度也有所提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研究者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並有助於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然而,研究也發現一些挑戰。例如,部分學生對於數位工具的使用尚不熟悉,需要老師額外指導;此外,任務型教學設計需要更多的課前準備與靈活調整,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研究建議未來可加強教師的數位教學培訓,並進一步優化筆順平台的功能,使其更符合不同年齡層學生的需求。
總體而言,《反思任務型教學設計搭配使用筆順平台之行動研究-以印尼八華學校學童的初級華語課程為例》提供了寶貴的實證資料,證明任務型教學與數位工具結合的教學方式,在非母語華語學習環境中具有高度可行性與有效性。這項研究不僅對印尼華語教育有所啟發,也能為其他地區的華語教學提供參考,促進華語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