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从园林到风景园林--关于《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1修编的思考》是一篇探讨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历程及术语体系演变的重要论文。文章以《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修订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园林”与“风景园林”两个概念在历史演变中的关系,以及其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传统园林以人工造景为核心,强调的是“园”的空间营造和审美价值。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园林”概念逐渐难以涵盖现代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因此,“风景园林”这一术语应运而生,成为更广泛、更具包容性的学科名称。
作者认为,《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修订不仅是对术语的规范化,更是对学科发展方向的重新审视。通过对“园林”与“风景园林”概念的对比分析,论文揭示了两者在内涵、外延以及应用范围上的差异。园林更偏向于传统的人工造景,而风景园林则涵盖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综合设计,具有更强的生态性和公共性。
论文进一步指出,术语的演变反映了学科发展的需求。在当代,风景园林不仅关注美学和艺术表现,还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因此,术语体系的更新是学科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同时,术语的统一也有助于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
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术语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例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风景园林”一词更能体现其作为公共空间和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而在古典园林修复中,“园林”则保留了其独特的文化意义。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术语修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不同地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对同一术语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这需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样性和包容性。同时,术语的更新也需要与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
论文最后提出,未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应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推动术语体系的不断完善。建议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加强与行业实践的联系,确保术语既能反映学科发展现状,又能指导实际工作。同时,鼓励更多学者参与术语研究,共同构建科学、合理、适用的术语体系。
总体而言,《从园林到风景园林--关于《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1修编的思考》是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章。它不仅梳理了“园林”与“风景园林”概念的历史演变,还提出了术语体系修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风景园林领域的学者、从业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