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胜矿区永利煤矿5-1煤中铀元素富集环境》是一篇关于煤炭中铀元素富集特征及其地质环境的学术论文。该论文主要研究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区永利煤矿5-1煤层中铀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其富集机制,旨在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铀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首先介绍了东胜矿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质背景。东胜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北部,属于华北板块的一部分。该地区地层发育完整,煤系地层广泛分布,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永利煤矿作为该区域的重要煤矿之一,其5-1煤层具有较高的煤质和一定的铀含量,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采用了岩矿分析、地球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对5-1煤层的矿物组成、元素分布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煤样进行元素分析,确定了铀元素的含量及其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煤的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探讨了铀元素的富集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东胜矿区永利煤矿5-1煤层中铀元素的富集与煤的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以及成煤后的热演化过程密切相关。论文指出,该煤层中的铀元素主要以吸附态和共沉淀形式存在于有机质和粘土矿物中,且随着煤的成熟度增加,铀的富集程度有所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煤层中富含黄铁矿和黏土矿物,这些矿物在铀的富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文进一步分析了铀元素富集的地质环境因素。研究认为,东胜矿区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形成了有利于铀元素富集的沉积环境。特别是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该地区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铀的迁移富集。同时,地下水活动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也对铀元素的富集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铀元素富集的可能来源。研究认为,铀元素可能来源于周围岩石的风化产物、地下水的搬运以及煤层自身的有机质分解过程。其中,地下水的流动和化学作用被认为是铀元素从源区向煤层迁移的主要途径。而煤层内部的氧化还原界面则为铀的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
论文最后总结了东胜矿区永利煤矿5-1煤层中铀元素富集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煤层中铀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探索其在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潜在价值。同时,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开展更广泛的调查,以评估该地区铀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总体而言,《东胜矿区永利煤矿5-1煤中铀元素富集环境》这篇论文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铀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深入研究煤层中铀元素的富集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也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