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N型组合节理类岩体单轴压缩破坏试验》是一篇关于岩体结构力学行为研究的学术论文,旨在探讨具有N型组合节理结构的类岩体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特性。该论文通过实验方法对不同节理组合条件下岩体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为理解岩体破坏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岩体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地质材料,其内部常存在各种类型的节理、裂隙等结构面,这些结构面的存在显著影响了岩体的整体力学性能。特别是在工程实践中,如隧道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岩体的破坏行为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研究岩体在受力条件下的破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论文详细描述了实验设计与方法。作者采用人工制备的类岩体试样,模拟实际岩体中的N型组合节理结构。N型组合节理指的是由多个相互交叉或平行排列的节理面构成的复杂结构,这种结构在自然岩体中较为常见。为了准确再现这类结构,研究人员通过控制试样的几何参数、节理间距、倾角以及节理间的相对位置,构建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模型。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单轴压缩加载方式对试样进行加载,并利用高精度传感器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结合高速摄像技术观察试样的破坏过程。此外,还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对试样的表面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更全面的力学信息。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第一,不同N型组合节理结构对岩体整体强度的影响显著。随着节理密度的增加,岩体的承载能力逐渐降低,破坏模式也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第二,节理的分布方向和角度对破坏路径有重要影响。当节理面与加载方向呈一定夹角时,容易形成沿节理面的滑移破坏,而当节理面与加载方向接近垂直时,则可能引发剪切破坏。第三,实验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作用下,岩体的破坏过程通常经历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参数具有明显的差异。
论文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作者结合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适用于N型组合节理类岩体的破坏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岩体的破坏强度和破坏形态,为工程实践中的岩体稳定性评估提供了参考。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实验中的一些局限性。例如,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所使用的类岩体试样与真实岩体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考虑引入更多实际岩体样本,以提高实验结果的适用性。同时,作者建议在后续研究中加强对多因素耦合效应的分析,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岩体破坏行为的影响。
综上所述,《N型组合节理类岩体单轴压缩破坏试验》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深化了对岩体破坏机理的理解,也为岩土工程领域的安全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