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22号台风“山竹对来宾市的风雨影响分析》是一篇关于台风“山竹”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造成的影响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旨在通过气象数据和实地调查,分析台风“山竹”在2018年登陆后对来宾市的风雨影响,评估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台风“山竹”是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场强台风,于9月15日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沿海登陆,随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对华南地区造成了广泛的影响。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虽然距离台风登陆点较远,但受台风外围云系和西南季风的共同作用,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风雨侵袭。
该论文首先介绍了台风“山竹”的生成背景、路径变化以及强度演变过程。通过对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地面气象站数据的综合分析,论文详细描述了台风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台风“山竹”在进入南海后迅速增强,达到超强台风级别,最大风速超过50米/秒,中心气压低至930百帕。这一强度使得台风在登陆后仍能维持较强的风力,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持续性影响。
论文接着重点分析了台风“山竹”对来宾市的风雨影响。通过对比来宾市各气象站点的降雨量、风速和风向数据,研究发现台风带来的降雨主要集中在9月16日至17日,其中部分区域的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达到200毫米以上。这种强降雨导致部分河流水位上涨,引发城市内涝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在风力方面,论文指出来宾市在台风影响期间出现了持续的偏南风和东南风,风速普遍在10-15米/秒之间,个别站点瞬时风速超过20米/秒。尽管没有出现台风中心直接登陆的情况,但台风外围的强风仍然对当地的建筑物、交通设施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台风“山竹”对来宾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显示,强降雨和大风导致部分地区的道路积水、电力中断和农作物受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山区的地质条件较为脆弱,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了多起小型滑坡和泥石流事件,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多项应对建议。首先,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对台风等极端天气的预测能力;其次,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再次,加强对山区地质灾害的排查和治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最后,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和培训增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综上所述,《1822号台风“山竹对来宾市的风雨影响分析》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研究论文。它不仅为来宾市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台风灾害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地理环境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深入分析台风的影响机制和灾害后果,该论文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