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晋城矿区15号煤层中锂富集地质特征分析》是一篇关于中国煤炭资源中稀有金属锂富集特征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聚焦于山西省晋城矿区的15号煤层,探讨了其中锂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为今后在煤系地层中寻找锂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晋城矿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于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盆地的一部分。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对新能源材料需求的增加,锂作为电池制造的重要原料,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煤系地层中锂的赋存形式及富集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对晋城矿区15号煤层中锂的富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晋城矿区的地质背景,包括区域构造、地层特征以及煤岩类型等。晋城矿区主要发育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煤层多为厚煤层,结构稳定,煤质较好。15号煤层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含煤层位之一,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通过对该煤层的采样与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其锂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煤层,表现出一定的富集趋势。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采用了多种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如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对煤样中的锂含量进行了精确测定。同时,结合煤岩学分析、矿物组成分析以及沉积环境研究,探讨了锂元素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及其富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锂主要以吸附态或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煤中,部分与黏土矿物或有机质相结合。
论文进一步分析了锂富集的地质因素。研究认为,晋城矿区15号煤层锂富集可能与沉积环境、古气候条件以及后期成岩作用有关。在沉积过程中,富含锂的风化产物随河流搬运进入湖泊或沼泽环境中,与有机质共同沉积,形成了富锂煤层。此外,煤的高有机质含量和强还原环境也有助于锂的富集。成岩阶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流体活动也可能促进了锂的迁移和富集。
论文还讨论了锂富集与煤质的关系。研究表明,锂含量与煤的灰分、硫分等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并不完全一致。这表明锂的富集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非单一因素决定。同时,研究还指出,不同煤岩类型对锂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镜质组和壳质组对锂的富集作用较强,而惰质组则相对较低。
此外,论文还对晋城矿区15号煤层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认为,该煤层锂含量较高,且易于提取,具备一定的工业利用潜力。然而,由于锂在煤中的赋存形式复杂,如何高效提取并降低污染,仍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建议在后续研究中加强锂的提取工艺研究,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估,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综上所述,《山西晋城矿区15号煤层中锂富集地质特征分析》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晋城矿区15号煤层中锂的富集特征及其成因,为煤系锂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对煤系地层中稀有金属的认识,也为我国锂资源的多元化供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