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Ca2-xSrxMgSi2O7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是一篇关于新型荧光材料的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Ca2-xSrxMgSi2O7:Eu3+荧光粉,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系统分析。该研究为开发高性能的白光LED用荧光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论文中,作者首先介绍了荧光粉在现代照明技术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白光LED的应用方面。由于传统光源存在能耗高、寿命短等问题,近年来,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的荧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广泛关注。其中,Eu3+作为常见的激活剂,能够产生红光发射,与蓝光或紫外光激发源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白光发射。
论文中所研究的Ca2-xSrxMgSi2O7:Eu3+是一种以硅酸盐为基础的荧光材料,其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改变Sr2+的掺杂量(即x值),可以调控材料的晶格参数和发光性能,从而优化其应用效果。研究者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x值的样品,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r2+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晶格常数逐渐增大,这可能影响了Eu3+的配位环境和能量传递效率。同时,光致发光光谱测试显示,Eu3+的特征发射峰位于610 nm左右,属于红光区域,且其强度随Sr2+掺杂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当x=0.1时,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发光性能,说明适当的Sr2+掺杂可以有效增强Eu3+的发光效率。
此外,论文还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至115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提高,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晶粒生长过快,从而影响发光性能。因此,选择合适的烧结温度对于获得高质量的荧光粉至关重要。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还对荧光粉的激发光谱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主要被近紫外光(约394 nm)激发,这与当前常用的GaN基蓝光LED芯片的发射波长相匹配。因此,该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白光LED的封装材料。
除了基本的光致发光性能外,论文还探讨了荧光粉的热稳定性。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并测定其发光强度的变化,研究者发现该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发光效率,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适用于实际照明设备。
综上所述,《Ca2-xSrxMgSi2O7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通过对新型硅酸盐荧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分析,为白光LED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该研究不仅揭示了Sr2+掺杂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机制,也为后续的材料优化和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封面预览